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娱乐
  • 休闲
  • 热点
  • 知识
  • 探索
  • 时尚
  •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发布时间:2025-08-01 05:19:48 来源:风调雨顺网 作者:热点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 上一篇: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漳州段计划明年开通
    • 下一篇:阿娇被曝为小鲜肉知三当三!多段恋情惨淡收场,43岁依然渴望爱情【两性&情感】风尚中国网

      相关文章

      • 乒超联赛厦门站 首轮门票“秒光”
      • 兴泉铁路泉州段预计5月试通车 四大站房展露新颜
      • 高口碑巨制《F1:狂飙飞车》今日全国公映 震撼视听盛宴席卷暑期档
      • 纽基奇砍23+10+6海沃德低迷 掘金6人上双胜爵士
      • 聚焦社会治理,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六次专题协商会丨时政周报
      • 绿维特利纳:精彩不止于奥地利
      • 男子喝醉后潜入饭店盗窃 被抓时他还人事不省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八周年
      • 绽放全球!10月18日!第41届佛山陶博会隆重开幕!
      • 50平米两室一厅装修问题解答

        随便看看

      • 六安市发放86万元爱心助学金
      • 2019厦门国际设计周开幕:欣赏前沿好设计 红点奖作品对外展示
      • 花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年宵花走俏迎新春
      • 玻璃行业深度报告:玻璃行业格局优化,从向水泥靠拢到优于水泥,经验交流
      • 聚焦社会治理,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六次专题协商会丨时政周报
      • 大眼蛙品牌:钥匙扣上的大眼蛙 把成长悄悄点亮!
      • “新兵”入列!中联重科消防车助力筑牢夏季安全防线
      • 泉州打造“四季泉州”文旅节庆IP
      • 戴上VR眼镜,“穿越”万年体验中华文明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八周年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风调雨顺网   sitemap